随数字产业的持续深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围绕数据存储议题,3月29日,中建信息与华为携手举办“价值共享 商业共赢”中建信息华为IT产品技术沙龙-西宁站活动,共探数据存储商业市场拓展之道,助力“数字西宁”建设。
实践探索和政策支持的良性互动
数字中国建设大势下,数据存储在国家信息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对数据存储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升我国在数据存储领域的国家竞争力”成为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云企业累计超过380万家,超过70%的企业使用了多个云,存储在云上的数据量超过传统数据中心。 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815亿元,同比增长49.51%。其中,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加工、数据交易等环节市场规模超百亿元。根据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数据量规模将达56.16ZB,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9%。预计2026年27%的数据产生于云端,60%的数据会存储于云端。海量数据的产生对云端存储和计算的需求逐渐增长,企业依赖云端存储和算力的需求也呈现爆发性增长的趋势。 顶层设计支持的大背景下,面对海量市场,思考如何结合实践发展与平台的助力,加速数字化转型,是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次活动正是中建信息紧跟数字化浪潮,搭建华为与西宁生态伙伴之间的沟通桥梁,围绕数据存储等基础设施领域进行的实践探索。
众行远,携手跨越“数字鸿沟”
深耕数据存储,中建信息发挥自身渠道优势,助力华为数据存储产品和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推广,让更多生态伙伴能够更迅速地获取拓展存储市场所需资源和装备,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活动上,华为相关解决方案专家指出将以多样化的数据存储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伙伴数字化转型。比如,聚焦金融、政府、医疗、教育、制造、企业等行业场景,从智能全闪存、智能混合闪存、全场景数据保护等方向,华为推出OceanStor Dorado和F系列全闪存存储、OceanStor 2810/2910计算型混合闪存存储、新一代OceanStor混合闪存、DPA数据保护一体机OceanProtect专用备份存储等具备高可靠、高性能等竞争力特性的产品,还针对中小企业的广阔市场,打造了一系列配置灵活、应用敏捷、易用易运维的“小而美”解决方案。 实际上,从市场角度,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市场群体,从政策角度,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顺应时代要求,华为也正不断强化对地市区县和中小企业市场的拓展。中建信息作为华为企业业务全球性总经销商,亦将不遗余力配合华为商业市场政策及拓展策略,推进地市下沉,支持伙伴共同发展商业市场。 此次活动,华为解决方案专家还带来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架构灵活、性能强大、安全可靠、简易高效等特点为与会伙伴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面向数据中心和分支边缘且支持多样化算力的FusionCube 1000H/D以及面向轻量化分支边缘的FusionCube 500等。 面对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不断推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建信息希望与更多生态伙伴联合创新,以扎实的数据存储基础,助力各行各业跨越“数字鸿沟”,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构筑数字化发展底座。